腦中風是全球主要的死亡與失能原因之一,特別是心臟血管疾病的一部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6年約有31%的人口死於這些疾病,其中85%是因心臟疾病和中風引起的。為了提升大眾對中風防治的意識,世界中風組織每年於10月29日舉辦世界中風日,呼籲重視危險因子的預防。
中風的症狀可能導致永久性後遺症,包括:
高壓氧治療是將患者置於完全密閉的壓力艙中,在高於常規氣壓(高於1.3個絕對大氣壓)的環境下,吸入純氧的療法。高壓氧療法的主要目的是透過提高血氧濃度,促進血液中的氧氣溶解,提高組織的氧含量,從而加速身體的自我修復,藉以增強組織的含氧量,還利用物理原理增加溶解在血漿中的氧氣。
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病變,當腦部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和養分時,會影響到身體的多項功能。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對中風的認識和治療不斷提升。而高壓氧治療能夠有效將氧氣輸送至全身和血漿,促進快速循環,補充細胞所缺少的氧氣,幫助身體自然癒合及調節免疫系統。
急性缺血性中風(AIS)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特徵在於腦動脈的阻塞。然而,目前對AIS的治療方案依然有限。高壓氧治療(HBOT)被視為改善AIS導致的腦組織缺氧的一種有效選擇。急性高壓氧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在中風阻塞期間缺血區域的氧氣水平,以減少缺氧造成的損傷。研究顯示,高壓氧療法可以提升動脈血氧分壓、增加氧含量、穩定血腦屏障、降低顱內壓,並減輕腦水腫。此外,高壓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治療方法。
HBOT 的目標是增加高風險組織的灌注和氧合。高壓氧療法可提高動脈血氧飽和度,透過增強腦微循環增加組織氧含量。此外,高壓氧療法透過調節MMP在增強血腦障壁穩定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還能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由於細胞外谷氨酸水平降低,高壓氧療法對缺血性腦組織可能產生普遍的副作用,從而引起神經功能障礙和興奮毒性死亡。
高壓氧療法顯示出對中風引起的活性氧(ROS)和亞硝化物質提供氧化保護的能力。這項驚人的發現推翻了引入高濃度氧氣實際上可以引起氧化壓力並發揮高壓氧療法功效的事實。已證明,中風後,高壓氧療法可以降低促氧化酶(包括丙二醛)的水平,並增加 CAT 和 SOD 的活性。此外,其他研究發現高壓氧療法後紋狀體中風產生的 ROS 降低。高壓氧療法還能對一氧化氮合成酶產生影響,並具有抗氧化保護作用。然而,不同的實驗設計和不同的治療持續時間可能會阻礙對高壓氧療法在減少氧化損傷方面的作用的全面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高壓氧療法可能會導致氧化應激,但可以透過抗氧化機制來平衡。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高壓氧療法對氧化途徑的影響。
異常發炎是導致中風的關鍵因素,也是腦部繼發性細胞死亡的催化劑。有趣的是,高壓氧療法與缺血性中風的抗發炎作用有關。實驗性中風研究表明,接受高壓氧療法治療的動物體內的發炎標記(如腫瘤壞死因子-α和CD40+小膠質細胞)有所減少。雖然高壓氧療法抗發炎作用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臨床前研究表明,發炎性趨化因子的分泌減少,從而抑制了缺血區域白血球的積聚。同樣,另一項研究表明,高壓氧療法降低了髓過氧化物酶活性,並抑制了受損組織的中性粒細胞浸潤。
HBOT 與多種保護神經組織和減少細胞凋亡的途徑有關,因為神經元凋亡是透過代謝限制、發炎和 ROS 引發的。未被發現的途徑也可能影響高壓氧療法的療效。值得注意的發現包括皮質和海馬 caspase-3 濃度降低、HIF-1α 降低、GDNF 和 NGF 生長因子水準增強,以及粒線體的調節。此外,高壓氧療法已被證明能直接調節神經膠質細胞,有助於保護脆弱的神經元。
高壓氧治療對身體修復有著諸多好處,如果你有需要進行高壓氧治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治療環境
治療應在專業的高壓氧艙中進行,機器亦應獲安全認證,確保環境安全並符合相關標準。
醫療評估
在接受高壓氧治療前,必須進行全面的評估,了解病史和現有健康狀況。
遵循醫療指導
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和計劃進行治療,避免自行調整療程或頻率。
為您定制個人化的高壓氧治療方案
©copyright 2025 HBOT HK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